《主斜井井筒過破碎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在蘭花科創玉溪煤礦主斜井1372m處遇到松軟巖層及小型構造破碎帶時,為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通過該段巖層而采取的具體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文中描述了該破碎帶沿巷道總長方向約38.5m,層厚11m,主要由灰黑色泥巖、砂巖組成,遇水后迅速分解,整體固結性差,穩定性低。針對此情況,詳細制定了施工方案,包括標定中腰線及起始點,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并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段用風鎬刷大至滿足設計尺寸。根據施工圖更改通知單,支護方式由原來的錨網噴支護變更為架網噴臨時支護與澆筑混凝土永久支護相結合的聯合支護方式。對于1372m-1378m段加強支護,補打6排錨索以增強支撐力。此外,還具體規定了鑿巖及爆破工作的設備選型和操作規范,以及詳細的支護工藝流程,從放炮后的活石處理到前探梁支護,再到U型鋼支架的安裝固定等環節,確保每一步都嚴格遵循作業規程。同時,強調了對掘進斷面尺寸規格應符合煤礦井巷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
《主斜井井筒過破碎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炭開采行業中的地下礦井建設領域,特別是那些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地質條件復雜、巖層結構不穩定的項目。該文檔為從事此類工程的技術人員、現場施工人員以及安全管理團隊提供了詳盡的操作指南和安全保障措施,幫助他們應對類似地質環境下的施工挑戰。無論是大型礦山還是中小型煤礦,在面對破碎帶等特殊地質構造時,都可以依據本文檔制定相應的施工計劃和技術策略,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