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三違”治理對策與思考》講解了煤礦企業中“三違”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治理措施。文章指出,“三違”的產生主要源于基層管理人員缺乏“安全第一”的意識,員工安全意識薄弱,培訓不到位以及現場監督形同虛設等問題。在生產、效益與安全發生沖突時,往往選擇犧牲安全以換取生產和經濟效益,這導致了違章指揮和作業頻繁出現。此外,一些職工出于方便或僥幸心理,明知是違規操作仍冒險行事。新工人入職后,未能得到系統性的安全教育,導致其對安全規程掌握不扎實,而現有的安全監督機制也因人情關系等原因未能有效發揮作用。
為解決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多項創新性的管理對策。首先,實行安全定崗定級制度,將不同崗位的安全風險等級與工資待遇掛鉤,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明確自身職責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其次,引入責任連帶考核機制,將井下、隊組、班組的“三違”情況與整體績效相聯系,強化事前預防控制。第三,加強督察檢查力度,通過抽調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職工擔任專職督查員,實現全面覆蓋的安全監管。第四,落實賠償責任,要求違章者根據危害程度進行經濟賠償,增強其責任感。第五,借鑒交通管理中的計分制度,設立“三違”積分體系,約束員工行為。第六,針對屢次違章的人員及時調整崗位,避免潛在風險。第七,重視培訓教育,保證培訓資金投入,編寫實用教材,提高員工素質。最后,堅持以人為本,采用獎勵為主、處罰為輔的方式,鼓勵員工自覺遵守安全規定,同時利用家庭成員的力量協助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煤礦“三違”治理對策與思考》適用于所有涉及煤礦開采及相關作業的企業和單位,特別是那些存在較高“三違”發生率的礦區。這些對策不僅有助于提升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還能為其他高危行業提供參考借鑒。對于各級煤礦管理部門而言,本文提供的治理思路可以作為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同時,一線員工及其家屬也能從中了解到如何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企業的安全管理措施,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