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應急預案要素評審表》講解了綜合應急預案的各項評審項目及其具體要求,旨在確保應急預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總則部分強調了編制目的的明確性和簡明扼要,以及編制依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應急預案體系部分要求清晰表述本單位及所屬單位應急預案的組成和銜接關系,并覆蓋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應急工作原則需符合國家規定并結合本單位實際。適用范圍應明確事故類型和響應級別。危險性分析部分詳細說明了生產經營單位的概況、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的要求。組織機構及職責部分強調了應急組織體系的清晰描述和應急指揮體系的職責明確。預防與預警部分涉及危險源管理和預警行動的具體措施。信息報告與處置部分明確了應急值守電話、內部信息報告、事故信息上報、相關單位通告、支援請求及新聞溝通的責任和方式。應急響應部分涵蓋了響應分級、響應程序、應急結束及后期處置的具體要求。保障措施部分涉及通信方式、應急裝備、應急資源和經費保障方案。培訓與演練部分明確了培訓計劃、宣傳教育及演練的具體內容。附則部分則強調了應急預案的備案和修訂要求。
《綜合應急預案要素評審表》適用于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特別是那些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的行業,如化工、礦山、建筑、交通運輸等。該評審表為企業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評審標準,幫助企業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