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講解了2003年2月5日凌晨1時55分,山西某化工廠三車間I系列冷凝水閃蒸器Nt112發生的爆炸事故。該設備為I類壓力容器,設計壓力0.6MPa,設計溫度165℃,容積30立方米,主體材料為A48CPR進口鋼。Nt112與多個高壓冷凝水罐連接,通過節流孔板進入冷凝水閃蒸器減壓降溫,部分水變為蒸汽送入預脫硅系統,另一部分液態水進入熱水槽。事故發生前,Nt112已于2002年11月12日停止使用,排水閥F6常開其他閥門關閉,直至事故發生一直處于備用狀態。2003年2月4日9時15分左右,當班操作工關閉排水閥F6,導致設備無法卸壓。設備停用期間,三個進水閥中兩個存在滲漏和泄漏問題,使設備帶壓、增壓直至超壓。排水閥關閉長達16小時40分,是導致超壓爆炸的重要原因。此外,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白班職工違章關閉排水閥且未記錄交接,使得排水閥一直處于關閉狀態。從爆炸后設備筒體的斷口來看,絕大部分破口表面規則平整,與母材成30-45度夾角,屬韌性斷裂,表明鋼板因超壓撕裂。人孔破口處發現母材鋼板嚴重減薄,最小壁厚僅為原設計壁厚的一半,并呈塑性變形特征。由于設備在制造過程中人孔部位產生應力集中,成為薄弱部位。Nt112在備用期間與安全閥不相通,內壓力超設計壓力時,安全閥不能泄壓,最終導致設備內壓力不斷升高直至爆炸。
《一起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適用于化工行業,特別是涉及壓力容器操作和管理的企業。本案例詳細分析了壓力容器爆炸的原因,包括設備停用期間的不當操作、閥門故障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疏漏。對于從事壓力容器設計、制造、安裝、使用和維護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通過對本案例的學習,相關人員可以提高對壓力容器安全性的認識,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安全。同時,本案例也適用于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作為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標準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