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葫蘆鋅水包傾翻燙傷事故》講解了1989年5月某鋅礦冶煉廠發生的嚴重安全事故,詳細描述了事故的發生過程、原因分析以及由此帶來的教訓和預防對策。文章提到事故發生于該廠的冶煉車間,在吊運熔化鋅水包的過程中,由于電動葫蘆運行小車吊板疲勞開裂導致卷筒裝置與運行小車脫離,使得鋅水包在空中傾斜后傾翻,造成鋅水潑撒并嚴重燙傷操作者。文中還具體介紹了發生事故的CD型電動葫蘆的技術參數及工作流程,指出操作手電門為跟隨式地面操縱,操作者需緊隨鋅水包移動。通過現場調查發現,三角形連接吊板與電動葫蘆本體脫開是根本原因,而這一問題源于生產企業的加工尺寸不符合規定,加上高溫影響下的疲勞變形和磨損。此外,文章強調了這起事故是因設備選型不當、操作方式不合理以及起重設備存在危險隱患所致,警示生產廠商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并建議用戶慎重選擇適合冶金行業的起重機類型。對于如何預防類似事故,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確保起重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選用符合冶金起重機要求的專用設備,并采用更安全的操作方式。
《電動葫蘆鋅水包傾翻燙傷事故》適用于冶金行業特別是涉及熔化金屬吊運作業的企業。這些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此類特殊作業環境下的安全風險,加強對起重設備的選型管理,確保所用設備具備必要的安全保護機制。同時,操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了解正確的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理方法。此外,生產企業也應從中吸取教訓,加強質量控制,嚴格按照標準制造產品,以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這對于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