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熱電廠高壓除氧器爆炸》講解了1986年11月27日吉林熱電廠發生的高壓除氧器爆炸事故,導致2人死亡、2人受傷。該事故起因于1981年5月5日對除氧器大修時,在水箱北側開一方形孔,且在大修過程中雖處理了原始焊縫的許多缺陷,但未檢查方孔焊縫也未按規定進行水壓試驗。此后幾年也未按規程進行定期檢驗和水壓試驗,埋下隱患。1986年11月27日上午10時26分,當工作人員在進行安全閥定壓操作時,除氧器水箱北側原挖補處破裂,大量汽水噴出,造成嚴重傷亡與破壞。破裂處焊縫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對接焊縫未開坡口,焊接強度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大修中未按規定隨意改造壓力容器也未按規定進行必要檢查和試驗。事故發生后,工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頓全廠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網,增加管理人員,重新印發相關文件并挖掘隱患制定具體措施,制定管理人員責任制,并分析處理事故責任者。
《吉林熱電廠高壓除氧器爆炸》適用于電力行業特別是火力發電廠的壓力容器管理和維護人員,包括負責設備檢修、安全檢查及日常運營的工作人員。它為這些領域的從業人員提供了深刻的安全警示,強調了嚴格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重要性,確保所有改造和維修工作必須遵循標準流程,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測試,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同時,對于企業安全管理團隊來說,該案例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于他們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