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講解了2004年4月15日至16日發生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氯氫分廠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該事故源于1號氯冷凝器列管腐蝕穿孔,導致含銨鹽水泄漏到液氯系統中,生成大量易燃的三氯化氮。具體過程包括:4月15日晚上9點開始,氯冷凝器出現故障;次日凌晨排污罐發生首次爆炸,隨后1號鹽水泵停止后再次發生爆炸;當天下午5點57分,搶險過程中5號、6號液氯儲罐內的三氯化氮連續爆炸,造成嚴重破壞。事故最終導致9人死亡,3人受傷,并疏散了15萬名群眾,直接經濟損失達277萬元。通過對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確定設備腐蝕穿孔是引發這一系列連鎖反應的根本原因。腐蝕的主要因素包括氯氣和液氯對冷凝器的侵蝕、列管內水分對碳鋼的腐蝕、鹽水中的離子電位差引起的電化學和點腐蝕、焊接處的應力腐蝕以及長期使用未進行耐壓實驗等。這些腐蝕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最終釀成了這場災難。
《化工廠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分析》適用于化工行業特別是涉及壓力容器操作與維護的企業。此文檔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安全警示和預防措施指導,尤其是那些從事氯堿生產或類似工藝流程的操作人員、工程師和技術管理人員。通過學習本案例,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識別潛在的安全隱患,如設備老化、材料選擇不當及日常維護不足等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