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外送快餐引起食物中毒的調查與思考》講解了2003年8月17日某外資企業多名員工因食用外送快餐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詳細描述了事發經過,指出首例病人于當天上午7時30分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隨后共有16名員工發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最短潛伏期為142小時,最長185小時,平均潛伏期165小時,主要癥狀包括腹瀉、腹痛及惡心嘔吐等。通過對用餐公司和送餐企業的現場衛生學調查發現,公司的分餐間設施簡陋且缺乏必要衛生設備,而送餐企業的廚房環境不佳,存在交叉污染風險,部分從業人員無有效健康證明,送餐車輛也無冷藏設施。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8名病人樣本中檢出副溶血性弧菌。基于以上信息并結合相關標準,最終確定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文章還提出了加強對外送快餐行業監管的重要性,包括制定嚴格的衛生管理要求、加大執法力度以及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等措施,以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
《一起外送快餐引起食物中毒的調查與思考》適用于餐飲配送行業尤其是提供團體訂餐服務的企業,以及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對于餐飲配送企業而言,這份報告強調了改善加工場所衛生條件、確保運輸工具符合衛生標準以及規范從業人員操作流程的重要性。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則提供了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完善法律法規依據、實施量化評分機制等方面的有效建議,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眾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