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高新技術監管瓦斯》講解了陽城縣針對高瓦斯礦井頻發事故的問題,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化實時監測與監管系統來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的過程。文章指出陽城縣共有87座各類煤礦,其中42座為高瓦斯礦井,這些礦井存在復雜的煤層賦存條件,導致從1986年到2000年間共發生26起瓦斯事故,造成107人死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傳統管理方法存在諸多弊端,如人員配備不足、監控不連續以及人為因素導致的弄虛作假等。面對這些問題,陽城縣政府于2001年開始與中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合作開發并應用了“陽城縣煤礦安全生產數字化實時監測與監管系統”。該系統具備十大功能,核心在于實時監控和信息共享,實現了對全縣42個高瓦斯礦井的24小時不間斷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并下達整改指令,有效克服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各種弊端。例如,系統可以像“千里眼”一樣進行實時監控,并且不知疲倦地工作,不會因個人情感而妥協,還起到了類似“黑匣子”的作用,記錄所有瓦斯變化及現場情況。此外,為了確保系統的正常高效運行,陽城縣建立了六個配套保障機制,涵蓋制度、組織、服務、人才和技術分析等方面。
《運用高新技術監管瓦斯》適用于中國境內的煤礦行業,特別是那些面臨高瓦斯風險的礦區。對于正在尋求改進現有安全管理措施或者希望通過新技術手段提高安全性的企業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案例。它不僅展示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傳統管理難題,還詳細介紹了具體實施步驟以及所取得的實際成效。文中提到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或企業提供借鑒,幫助他們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潛在的安全隱患,從而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