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建筑通風設施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礦井采掘工作面所需的各種通風設施的建設要求與施工方法。該文件詳細描述了永久密閉、臨時密閉、測風站、風門墻等通風設施的具體建造方式,以及在拆除舊通風設施時應遵循的技術規范。對于永久密閉,文中提到可采用紅磚、水泥砂漿砌筑或噴射混凝土墻,并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施工方案;而對于臨時密閉,則提供了打方木點柱、釘魚鱗木板墻的具體做法,同時明確了墻面抹面封閉和使用新型材料的要求。此外,文件還對測風站、風門墻、調節風窗及調節風墻的位置和技術參數進行了說明,強調這些都由通風管理部技術室指定。關于施工準備方面,文中強調需提前準備好所有材料并分類碼放,掛上標準牌板,確保壓風和靜壓水能引到施工地點。針對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如臨時密閉和調節風窗,文件詳細列出了從安全檢查到最終完成的每一個步驟,包括使用的材料規格(如水泥型號、方木尺寸等)和工具(如木鋸、大剪等)。工程質量標準部分特別指出,在構建臨時密閉時,巷道兩幫及中間必須各打一根方木點柱,用木板以魚鱗式釘接并用水泥砂漿勾縫,確保墻體四周有至少100毫米的裙邊。為保障施工安全,文中列舉了多項安全措施,例如施工前加固支護、打穩方木點柱、確保木楔背緊背牢、注意釘木板的方式以及立柱上的戧柱加固細節,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質量。
《礦井建筑通風設施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各類煤礦及其他非煤礦山企業中涉及礦井通風設施新建、改建和維護的相關人員。這包括但不限于礦山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施工管理人員、一線工人以及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的工作人員。此文檔不僅為從事礦井通風設施建設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份詳盡的技術指南,也為企業制定相關作業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通過遵循該文件中的規定,可以有效提高礦井通風設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而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時也有助于優化礦井內部空氣環境,提升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