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維修及操作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在煤礦等地下作業環境中,確保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和維護所必需遵循的一系列技術措施。該文檔強調了工作面電氣設備不得帶電檢修或搬遷,要求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定期檢查并安裝風電閉鎖裝置以防止失爆現象。此外,特殊工種如電鉗工、絞車司機等需經過嚴格培訓并持證上崗。在進行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并確保瓦斯濃度低于0.8%,然后使用驗電筆檢驗無電后才能進行導體對地放電。停電后應將開關把手打到零位,并懸掛警示牌,僅執行工作的人員有權取下此牌并送電。機械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需加裝防護設施,非專職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電氣設備不得超過額定值運行。電纜和信號線需按要求吊掛整齊,井下應使用漏電保護裝置,且每天進行漏電試驗。施工現場應懸掛供電系統圖,電纜連接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線盒,嚴禁出現“雞爪子、明接頭、羊尾巴”現象。噴霧回風側5m范圍內不得有電器設備,機電設備安設處要無淋水且頂板穩定完整。電氣設備與軌道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間隙,不同型號的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過流保護整定值必須與計算值一致,小型機電設備需放置在專門施工的設備硐室。
《機電維修及操作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及其他存在類似作業環境的企業和單位,特別是那些涉及地下作業、機電設備密集的行業。具體包括煤礦企業的機電維修人員、電工、絞車司機等特殊工種的操作人員,以及負責設備維護和安全管理的技術人員。這些措施旨在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電氣事故的發生,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通過嚴格執行這些技術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安全隱患,保障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