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下礦山采掘機械化發展的幾個問題》講解了自建國以來我國地下礦山采掘機械化的發展歷程及面臨的若干重點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文章指出,我國地下礦山采掘機械化從建國初期的引進仿制逐步發展為自行設計,單體設備演變為機械化作業線,主要作業機械擴展到輔助作業機械,控制方式也由人工轉向微機化。這些成果顯著提升了我國地下礦山采掘機械化水平,積累了寶貴經驗。文中探討了勞動力充足與高機械化生產成本之間的矛盾,指出我國勞動工資在礦石成本中占比小,但進口全液壓采礦設備成本高昂,導致機械化不能顯著降低成本,反而可能增加礦石成本。然而,機械化能提高功效和總產量,改善工人工作環境,并有助于吸引勞動力。此外,文章還指出了國產采掘機可靠性差、工作人員技術素質低以及缺乏配套工藝等問題,強調因地制宜選用采掘設備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小型礦山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技術和設備。最后,文章呼吁加大研究力度,推動輔助作業機械與主要作業機械配套使用,以提升整體機械化水平。
《我國地下礦山采掘機械化發展的幾個問題》適用于各類地下礦山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礦山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該文為他們提供了關于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推進礦山機械化發展的具體指導,包括合理選擇和引進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員工技能等。同時,它也為從事礦山機械設備研發和生產的單位提供了參考,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開發出更符合國內礦山實際需求的產品。對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本文有助于了解行業現狀和挑戰,從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促進我國礦山采掘機械化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