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安全管理》講解了尾礦及其堆存和管理的多方面內容。文中描述了尾礦是礦山選礦后剩余物,以礦漿形態排出,通常被輸送到尾礦庫(壩)堆存。尾礦中包含少量未回收的貴金屬和稀有元素,具有二次資源價值。文章還詳細介紹了尾礦壩的基本概念,包括初期壩和堆積壩的作用及構建方法。初期壩在投產初期形成庫容量,貯存尾礦水并為后續筑壩打下基礎;堆積壩則是在生產過程中用尾礦或混合材料堆筑而成,采用多種堆積形式如上游法、下游法等。此外,文章強調了排水構筑物的重要性,這些設施確保尾礦庫內的澄清水、雨水等能安全排出壩外,并提到排滲水設施的應用,旨在降低浸潤線以保證壩體穩定性。同時,該文指出尾礦壩不同于水庫壩,在設計、施工和管理上有顯著差異,需特別關注防洪設施、壩體內隱患監測等事項,以確保其安全運行。
《尾礦安全管理》適用于礦山企業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從事尾礦庫建設和管理的技術人員、工程師以及安全管理人員。該文檔提供了從尾礦定義到具體筑壩方法,再到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指南,有助于相關人員了解尾礦處理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掌握尾礦壩的設計與施工要點,熟悉尾礦庫內排水和排滲水設施的功能及設置原則,從而有效預防潛在風險,保障尾礦庫的安全穩定運行。這不僅對礦業生產至關重要,也對環境保護有著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