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職工井下避災》講解了煤礦井下事故發生時職工應采取的緊急應對措施,強調事故初期是控制和減少損失的最佳時機。文章詳細闡述了在災害發生時,現場人員需要保持冷靜,根據具體情況利用現有條件進行積極有效的搶救工作,并將災害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當災情嚴重時,所有遇險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迅速撤離災區,進行避災自救。文中重點介紹了井下避災自救的五字原則:“滅、護、撤、躲、報”,并具體解釋了每個原則的應用場景和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井下主要事故如瓦斯煤塵爆炸、火災、水災以及冒頂事故,文章分別提出了具體的避災自救措施。對于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強調了判斷事故位置的重要性,指導人員根據風向選擇撤退方向;對于井下火災,則規定了直接滅火與撤離相結合的原則;面對礦井水災,明確指示人員應往高處走,沿上山方向撤出;而冒頂事故中,則強調發現征兆后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
《煤礦職工井下避災》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全體職工,特別是井下作業人員,包括采掘工人、機電維修工等。該文檔為這些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應急處理指南,幫助他們在面對突發事故時能夠做出正確反應,保護自身安全。此外,它也適用于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團隊,作為培訓教材和應急預案的一部分,用于提升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同時,該文檔還可作為煤礦企業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參考依據,確保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