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機械的安全操作方法》講解了鑄造這種通過將高溫熔化的液態金屬注入鑄型型腔,待其凝固后形成特定形狀和性能要求的金屬鑄件的制造工藝。文章指出,鑄造生產屬于熱加工,涵蓋混砂、造型、熔化、澆注和清理等環節。在這些工序中,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和多發事故。由于鑄造工序復雜,涉及大量起重運輸作業,且伴隨高溫環境及有害氣體、粉塵、煙霧和噪聲,容易引發燙傷、火災、爆炸和機械傷害等事故,以及熱輻射、中毒、振動和矽肺病等職業病。針對不同工序,《鑄造機械的安全操作方法》詳細介紹了安全注意事項。例如,在混砂作業中,使用碾輪式混砂機時,嚴禁在機器運轉時用手取樣或清理碾輪,并強調進入碾盤內檢修時需切斷電源并設專人監護。造型作業方面,則強調了防止起重運輸過程中發生碰撞傷害,注意搬運砂箱和芯盒的方式,避免被砂中的釘子或其他銳利物體劃傷,同時確保堆垛高度不超過2米,以防止倒塌砸傷人。此外,地坑造型需關注水位以防澆注時發生爆炸,芯鐵和砂箱的加強筋不得暴露于鑄型表面以免產生“熗火”,使用機器造型和拋砂造型時,必須熟悉設備性能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鑄造機械的安全操作方法》適用于從事鑄造行業的所有相關人員,包括但不限于鑄造廠的操作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新入職員工。對于操作工人而言,本文提供的具體操作要點能夠幫助他們避免因不當操作導致的各類事故;對于技術人員,文中關于各工序安全注意事項的內容有助于他們在設計和改進工藝流程時充分考慮安全性;對于管理人員,該文檔是制定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重要參考依據;對于新入職員工,這是進行崗前培訓不可或缺的學習材料,確保他們從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安全操作知識,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