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化解工程審價風險.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怎樣 化解 工程 風險
- 資源簡介:
-
《怎樣化解工程審價風險》講解了施工企業在工程審價中遇到的多種風險及應對措施。文章指出結算難的問題,尤其體現在審價環節上,導致很多施工企業面臨拖而不審、審而不決的局面,有些工程因此拖延一年甚至更久才完成竣工結算。建設單位在審價過程中存在拖延審價過程的行為,從收到施工單位的結算報告到實際審核耗時較長,常以資料不全等理由推脫。此外,建設單位設定嚴格的審減比例,使結算工作陷入談判或訴訟;同時存在重復審價的情況,即建設單位未對初次審價報告確認而要求重新審核,導致結算無限期拖延。針對這些風險,《怎樣化解工程審價風險》提出通過設定送審價默認條款來防范風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合同雙方可以約定發包人在收到竣工結算文件后于約定期限內不予答復則視為認可該文件,這一條款需要明確寫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等書面文件,并規定具體期限。承包人應巧妙設計此條款,在專用條款或補充協議中進行專門約定,并確保送審資料齊全且由發包人簽收,必要時可采用公證方式郵寄資料。當約定答復期限屆滿后,承包人需謹慎行事,不應質疑發包人的答復情況,而是直接發出工程造價以送審價為準的函件并催促支付工程價款。
《怎樣化解工程審價風險》適用于建筑工程領域的施工企業、建設單位以及參與工程審價的相關機構和人員。特別是對于那些經常遭遇結算困難、審價拖延問題的施工企業來說,文中提供的策略和建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對送審價默認條款的設定和其他操作注意事項的遵循,可以幫助相關方有效規避因審價引起的各類風險,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提高工程結算效率。這不僅有助于維護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也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