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重預防體系宣貫題庫2.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雙重 預防 體系 題庫
- 資源簡介:
-
《雙重預防體系宣貫題庫》講解了企業在風險管理中的關鍵步驟和具體要求。內容涵蓋了企業應主動根據法規、標準變化、組織機構調整、新辨識出的危險源、風險控制措施調整及事故后的再評價情況,及時開展風險分析并更新風險信息。同時,明確了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分級管控的主管部門及其職責。企業風險分級管控組織成員應包括安全、生產、設備、工藝、電氣、儀表等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及崗位人員。化工裝置風險點的劃分應遵循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原則,可按生產裝置、儲存罐區、裝卸站臺、作業場所等功能分區進行。企業應組織對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風險點排查,形成基本信息并建立風險點登記臺賬。依據GB/T 13861的規定,對潛在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缺陷、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進行辨識,充分考慮其根源和性質。企業應完整保存風險管控過程的記錄資料,并分類建檔管理,涉及紅色和灰色風險時,應單獨建檔管理。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后,應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逐級匯總、評審、修訂、審核、發布、培訓,實現信息有效傳遞。風險分析評價和風險等級判定時,應對每項控制措施進行評審,確定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化工企業風險分為5級,1級或A級為最高風險,5級或E級為最低風險。對于違反法律法規、發生過重大事故、評估為重大危險源的儲存場所、涉及10人及以上作業現場的情況,直接判定為重大風險。工作危害分析法的步驟包括作業活動劃分、選定和危險源辨識。常用的風險分級方法有JHA、SCL、LS、LEC。編制安全檢查表的步驟包括確定編制人員、熟悉系統、收集資料、編制表格。作業活動風險分級控制清單中的風險等級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風險矩陣法的判定依據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嚴重性。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關口前移、精準監管、源頭治理、科學預防。對排查出來的風險點進行分級,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嚴重性,將風險分為1、2、3、4級,其中1級最危險。風險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的組合。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健康損害和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對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標明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預防、管控措施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風險點是指伴隨風險的部位、設施、場所、作業活動以及在特定部位、
《雙重預防體系宣貫題庫》適用于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及風險控制相關人員,包括安全管理人員、生產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工藝管理人員、電氣管理人員、儀表管理人員等。該題庫為企業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指南,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