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電石廠聚氯乙稀氣體爆炸.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吉林市 電石 廠聚氯乙稀 氣體 爆炸
- 資源簡介:
-
《吉林市電石廠聚氯乙稀氣體爆炸》講解了一起1976年發生在吉林市吉化公司電石廠的嚴重安全事故及其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事故于4月20日10時55分發生在聚氯乙稀車間聚合工段,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16人輕傷,經濟損失高達153.3萬元。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操作規程的嚴重違反,工作人員在往5號釜加水后未關閉排氣閥和導水閥,導致高壓氯乙稀氣體竄入常壓加水系統并進入有裂縫的軟水槽內泄出,形成爆炸混合氣體;其次是設備存在明顯缺陷,包括軟水槽法蘭螺絲松動密封不嚴、焊接處存有的大裂縫未得到及時修復等;第三方面是管理問題,廠房內違規設置了明火源(茶爐),且其位置與廠房易燃區間距不符合要求,導致泄漏氣體遭遇火花引爆。最后提出防止此類事故的建議措施包括強化防火距離管理、定期消除設備隱患以及嚴格執行安全規章。
《吉林市電石廠聚氯乙稀氣體爆炸》適用于化工生產企業、特別是涉及易燃易爆化學物質生產的企業以及相關行業安全管理人員。對于正在從事聚氯乙稀或其他危險化學品生產的一線員工和技術管理人員具有重要借鑒價值。這些相關人員通過學習本案例可深刻認識違規操作的危害性,并提高對生產設備日常檢查與維護、廠區合理布局的重要性意識。此文檔也適用于各級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在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制度時用以參考,有助于減少因類似疏忽造成的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