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質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物質 危險 有害 因素 辨識
- 資源簡介:
-
《物質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講解了化工企業安全評價中物質辨識的關鍵作用及其具體步驟。物質辨識影響項目定性、建筑耐火等級確定、工藝裝置類別確定、消防水量確定、防爆電氣設備選型及事故后果模擬等多方面內容,是評價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檔指出應根據國家安監局公告2003年第1號危險化學品名錄對生產中的原料、中間產品、副產品和產品進行辨識,確認其是否屬于危險化學品,并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8號令規定處理涉及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許可問題。對于危險化學品,應詳細列出其名稱、理化性質、危險特性及儲藏養護條件等內容,且必須使用化學名稱以避免誤辨識或漏辨識。文檔還強調了對UN號、類別和項別、次要危險性、包裝類別等信息的準確獲取,以及依據國家標準GB 12268-2005進行數據核實的重要性。此外,劇毒化學品的辨識需參照國家安監局公告2003年第2號劇毒化學品目錄,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則依據GB 5044-85標準進行。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應按照GBZ 2-2002標準確定,同時要檢查危險化學品是否屬于易制毒或監控化學品范疇。在辨識過程中還需明確各物質的數量及其操作條件,判斷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確保全面反映物質的危險有害因素。
《物質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適用于化工企業的安全評價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些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對化工生產項目中所涉及的各種物質進行全面而準確的辨識,以確保安全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通過應用該文檔中的指導原則和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識別出潛在的風險因素,為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據,從而保障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和符合外部監管要求。同時,對于從事化工生產的單位來說,無論是新建項目還是現有設施的安全評估,都可借助這份文檔來規范自身的物質管理流程,提高整體安全管理效率。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