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測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監測 崗位 危害 因素 辨識 預防
- 資源簡介:
-
《監測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講解了監測工在工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危害因素及其對應的防范措施。帶電操作電氣設備可能導致燒傷或火災事故,因此嚴禁帶電操作和搬運電氣設備。裝運卸、抬分站及電源等設備時,若捆綁不牢靠,容易造成碰、劃傷,應輕裝輕放并避免在可能發生設備傾倒的地方走動。電器設備漏電是由于電纜老化或破皮未包扎導致人員觸電,定期檢查和及時處理問題電線能有效預防。對于需要檢修的電氣設備,沒有嚴格執行停送電規定會導致觸電傷亡,必須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如果分站、電源安裝在有淋水地點,也會造成漏電,這些設備必須安裝在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且通風良好的地方。吊掛探頭監測線或調校探頭時不觀察現場情況,頂板或片幫會傷人,因此工作前必須觀察現場支護及頂幫情況。站在輸送機上進行作業可能導致摔倒傷人,應嚴禁此類行為或確保與司機溝通好。傳感器調校不準確會使監控系統失靈,引發瓦斯事故,按照操作規程對傳感器進行調校可避免此風險。使用不合格的儀器、儀表或氣樣,測量數據不準確將無法反映現場真實情況,確認儀器完好并按規定取氣樣是關鍵。擅自進入盲巷、無風或微風巷道作業會發生氣體中毒,不應獨自進入盲巷,并應在臨時停風地點設柵欄,工作面停風停電時立即停工撤人。最后,處理故障時帶電作業會導致觸電傷人,安裝、維護監測設備時必須斷電后進行,一人作業,一人監護,嚴禁帶電作業。發現故障未及時解決和匯報處理則會引發其他事故,所有故障必須及時解決或及時匯報。
《監測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適用于礦山、電力以及其他涉及電氣設備操作和維護的行業領域。特別是從事監測工作的人員,包括但不限于礦山安全監測工、電力設施維護員等,他們每天面對電氣設備的操作和管理,容易接觸到上述提到的危害因素。該文檔為這些工作人員提供了具體而明確的防范措施,幫助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識別潛在危險,采取有效的防護手段,保障自身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率。此外,企業安全管理負責人也應參考該文檔,以制定和完善內部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員工的工作環境安全可靠。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