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危險源辨識之持續性.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危險源 辨識 持續性
- 資源簡介:
-
《論危險源辨識之持續性》講解了我國自發布GB/T 28001-2001標準以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眾多企業中的應用情況。文章指出,在企業通過認證審核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企業在初始評價時雖然進行了危險源辨識,但未能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如設備、環境、人員、活動等)及時更新辨識工作,這嚴重影響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文中強調了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策劃作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核心環節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當前這些工作存在的問題,如對標準理解不全面,程序文件中規定的更新識別與評價時機不完善,導致無法應對新情況引發的安全事故。此外,文章詳細解讀了GB/T 28001-2001標準4.3.1要素關于持續進行危險源辨識的要求,即動態管理的概念,并引用GB/T 28002-2002標準的相關條款進一步闡述了這一理念。最后,《論危險源辨識之持續性》提出了為確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策劃的持續性實施的具體措施,包括補充完善更新時機與方式方法,以及將傳統安全管理方法融入體系之中,以實現更有效的安全管理。
《論危險源辨識之持續性》適用于各類已建立或計劃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企業。無論是制造業、建筑業還是服務業等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只要涉及到員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均應參考本文內容。特別是那些正在進行GB/T 28001認證審核或已經獲得認證的企業,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按照標準要求持續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策劃,確保體系的有效運行。同時,對于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和審核工作的專業人員來說,本文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幫助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準確評判企業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策劃工作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