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安全管理中的危險源辨識工作.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如何 做好 安全管理 中的 危險源 辨識 工作
- 資源簡介:
-
《如何做好安全管理中的危險源辨識工作》講解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興起和發展,該體系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文中提到我國基于OHSAS180011999制定了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為企業建立體系提供了基礎。文章強調企業建立與運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旨在實現事故預防,而危險源作為導致事故的根源,其辨識成為核心問題和控制起點。文中定義了若干術語,如危險源、危險源辨識、風險及風險評價等,并指出危險源辨識是識別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因素的過程。危險源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第二類是導致這些約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因素。前者決定事故后果嚴重程度,后者影響事故發生可能性。兩類危險源相互關聯依存。此外,按照導致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危險源被進一步細分為六類,職業病危害因素則被劃分為十類。
《如何做好安全管理中的危險源辨識工作》適用于建筑施工企業及其他涉及危險作業的企業,幫助其理解和實施有效的危險源辨識方法。對于任何希望提升自身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特別是那些正準備或已經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企業而言,本文提供的知識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識別和控制潛在危險源,從而預防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同時,它也為相關行業的管理者和從業者提供了一套科學系統的指南,確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準確識別并有效管理各類危險源。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