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類危險源的概念.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危險源 概念
- 資源簡介:
-
《三類危險源的概念》講解了西安科技大學田水承教授在2006年8月25日就第三類危險源與人因事故控制問題與網友交流時,對危險源概念的詳細解說。危險源被定義為引起事故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不僅限于傳統的純粹物或能量載體,還涵蓋災變信息。田教授指出,危險源是產生和強化負效應的核心,包括危險物質、能量及一些災變信息。對于危險源分類,他提到“兩分法”是陳寶智先生提出的,一是能量和危險物質,二是導致事故發生條件的約束失敗。而三類危險源的劃分則更為細致:第一類指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即事故發生的物質性前提,影響事故后果嚴重程度;第二類涉及物的故障、物理環境因素及個體人的失誤,是事故發生的出發條件;第三類則是不符合安全的組織因素,如組織程序、文化、規則等。以行駛中的汽車為例,汽油屬于第一類危險源,司機違章、部件失靈、天氣狀況差等屬第二類危險源,安全管理松懈、培訓缺失等組織管理方面的問題則歸為第三類危險源。
《三類危險源的概念》適用于從事安全生產管理、風險管理以及事故預防等相關工作的人員。這不僅涵蓋了各類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也適用于政府監管部門、科研機構的研究者。文中提到的三類危險源理論能夠幫助這些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潛在風險的本質,從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安全措施,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提高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確保生產和生活的安全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