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管理規定.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危害 辨識 風險 評估 管理 規定
- 資源簡介:
-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管理規定》講解了危害識別、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是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詳細闡述了通過識別生產作業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并進行風險評價,依據評價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預防和削減措施,使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重要性。該文件適用于公司的所有生產活動,包括規劃、設計、新改擴建、供應、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檢維修、檢驗、分析、后勤服務等環節中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的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部分提到了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9和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92)。職責與分工明確了生產廠長負責組織公司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行政部作為歸口管理部門建立保持相關制度,并指導各車間部門進行相應工作,各車間、部門負責人負責低風險審查與控制效果驗證。風險評價和控制以從業人員為主,初期由管理人員培訓指導,后期逐漸轉為從業人員自行評價。對于非本部門人員從事某項工作時,風險評價以本部門為主,車間為輔共同討論分析。同一項目涉及多個部位作業時,由各部門自行分析后項目負責人匯總。內容與要求中,風險分級管理按附錄A風險評價準則進行,根據不同風險級別確定審批流程,對不同類型的作業、崗位、設備采用合適的風險評價方法,如直接作業使用工作危害分析(JHA),重要設備使用安全檢查表法(SCL),新生產工藝線路設計采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評價步驟涵蓋成立評價組織、現場檢查識別危險有害因素、確定風險等級、提出控制措施和得出結論,重點考慮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因素。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管理規定》適用于各類存在潛在安全生產隱患的企業,尤其是化工、制造等行業中涉及復雜生產流程和多環節協作的企業。它為這些企業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全生命周期內的各個環節提供了一套系統的風險管理和評估標準。此規定不僅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還強調了基層員工在風險識別與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確保每一個層級都能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共同維護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同時,該規定也適用于第三方施工單位或合作伙伴進入企業內部開展業務的情況,保證所有參與方都遵循統一的安全標準,從而有效預防事故發生,保障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