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紅吸漿蟲測報調查規范DB11T284-2017.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麥 吸漿蟲 測報 調查 規范 DB11T284 2017
- 資源簡介:
-
《小麥紅吸漿蟲測報調查規范》講解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對小麥紅吸漿蟲測報調查的具體規定,涵蓋了從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到術語定義的全面內容。該標準替代了2005年的版本,詳細描述了調查工具的要求、發生程度分級指標,并提供了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的操作流程。系統調查旨在通過在固定田塊進行定期監測,了解小麥紅吸漿蟲的發生動態;而大田普查則側重于在較大范圍內同期多點調查,以掌握關鍵時期的整體情況。此外,還涉及挽回損失和實際損失的概念解釋,以及樣方和樣方蟲量等專業術語的定義。本標準對化蛹率計算公式和損失率計算公式的表述進行了調整,并優化了取土樣器、淘土籮篩和捕蟲網的技術要求。對于發生程度分級指標,也進行了相應修改,刪除了春季土壤中活動幼蟲調查等內容。成蟲調查方法和小麥紅吸漿蟲成蟲網捕調查表等方面亦有改動。最后,附錄部分增加了發生種類的描述,調整了形態特征等內容。
《小麥紅吸漿蟲測報調查規范》適用于北京市內從事小麥種植與管理的農戶及農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那些負責病蟲害監測與防控工作的人員。該標準為他們提供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調查方法和技術指導,確保能夠準確評估小麥紅吸漿蟲的危害程度,從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時,它也為各級農業管理部門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有助于提高全市小麥生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于參與小麥紅吸漿蟲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本標準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