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建筑屬性數據采集技術規范DB43T2638-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文物 建筑 屬性 數據 采集 技術規范 DB43T2638 2023
- 資源簡介:
-
《文物建筑屬性數據采集技術規范》講解了文物建筑在管理、保護和研究過程中的數字化數據采集的完整流程與要求。本標準從幾何數據采集到非幾何數據采集兩個維度對數據進行詳細界定,規定了幾何數據如三維坐標、平面布局、高度等內部外部空間表現形式;對于非幾何數據,則涵蓋了文物的時間信息、功能用途以及裝飾工藝等基本信息,材料類型及特性,病害殘損狀況等內容。文件特別強調了采用分級分類的策略以應對復雜多樣的文物建筑,通過制定明確的數據結構和技術路線圖保障不同層級和目的的數據可以相互補充,實現數據間互通共享,減少重復工作并為文物建筑數字化建設提供系統性支持。
《文物建筑屬性數據采集技術規范》適用于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資產管理部門以及參與文物建筑數字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人員,包括但不局限于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歷史學研究人員及相關科技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此規范不僅對傳統古建筑有指導作用,也可為近現代重要公共建筑和其他具有文化價值的不動產資源提供參照,確保數據采集標準化的同時提高跨機構間的信息交換效率,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進程。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