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水處理工藝的探討(氯堿和兩醇混合)——結論(6).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廢水處理 工藝 探討 混合 結論
- 資源簡介:
-
《廢水處理工藝的探討(氯堿和兩醇混合)——結論(6)》講解了廢水在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前無需將pH調整至中性即可有效處理,并能減少預處理系統的結垢趨勢。文檔指出這樣可沉淀去除部分鈣元素,降低了處理成本每年可達110萬元。通過對廢水實施預處理技術,該工藝能減少水質、水量波動對后續生物處理環節的影響,確保其穩定運作。文章還詳細闡述了預處理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法來處理包含正丁醇和辛醇的氯堿廢水,在COD與氨氮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上均表現優異,分別達到92.3%和86.4%,并且使所有排放指標達到國家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要求。最后提及,此系統實現了穩定的達標排放,為乙烯工業污水資源回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廢水處理工藝的探討(氯堿和兩醇混合)——結論(6)》適用于化學工程及環境工程相關領域的企業或研究人員,尤其是涉及氯堿化工以及正丁醇和辛醇生產企業中從事廢水處理工作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它對于希望深入了解氯堿及兩醇混合廢水具體處理方法及其經濟效益的研究者同樣具備參考價值。此外,本結論對地方環保部門評估此類化工企業的廢水治理能力提供了一定指導依據,以確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做到符合國家規定的一級排放標準。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