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公司不銹鋼反應釜爆炸事故.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某公司 不銹鋼 反應 爆炸 事故
- 資源簡介:
-
《某公司不銹鋼反應釜爆炸事故》描述了廣州某電鍍技術有限公司在1994年5月至2025年間發生的嚴重安全事故,詳細記錄了一次發生在該公司第四層生產車間的反應釜爆炸事件。該起事件造成2人死亡、4人受傷,以及直接經濟損失21.9萬元。文中提到涉事的建筑物建于1988年6月,是由廣州半導體材料研究所與廣東韶關嶺南鉛鋅集團合作建立,并在后來陸續租賃給多個公司使用。直至爆炸前一日,第四層廠房由某鴻運電鍍技術有限公司租用。 報告對事發當日13時30分的經過進行了詳盡描述,從高級工程師陳國瑯感知異常到最終爆炸的時間段內各關鍵點做了說明。事故發生之際共有六名員工位于四樓,在爆炸后,其中兩名受害者自行逃生,另有三人被救援人員解救出危險區域,不幸的是兩位男性職工當場遇難。為響應這次意外事故,當地消防部門調派了17輛消防車參與應急救援行動。滅火戰斗一直持續至下午15點25分。 此外,《報告》指出這起慘烈事故造成了約21.9萬元的物質損失,包括生產設備毀壞和原材料及成品燒毀等,且通過詳細的調查分析確認了環氧乙烷在加料過程中的不正常積聚是此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高壓氣體逸出并與空氣產生靜電引發了致命性的后果。 最后,《報告》也明確了有關各方應承擔的責任:身為該企業的總負責人,趙欽國因未能充分確保生產系統的安全性而對爆炸負有直接領導責任;企業缺乏適當的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規章制度缺失或執行不到位等因素導致操作上的任意性增大了風險系數,而未按要求向有關監管機構申報也反映了其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缺陷。
《某公司不銹鋼反應釜爆炸事故》適用于涉及化工工藝流程管理和操作規程的企業特別是從事含高危化學物質如環氧乙烷等物料操作的企業作為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學習資料,提醒類似工廠重視安全生產流程的設計與執行、定期設備檢查及更新換代工作,并保證必要的安全管理規范得以有效實施;同時也適于政府部門、特別是安監機構作為制定和完善針對此類高風險產業法律法規時參考案例,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安全有序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