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力容器事故調查案例(合集5篇).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壓力容器 事故 調查 案例
- 資源簡介:
-
《壓力容器事故調查案例》講解了河南省某化工廠破乳劑車間發生的環氧乙烷鋼瓶爆炸事故。該事故發生在1996年9月26日,爆炸造成鋼瓶破裂成兩塊并導致工廠嚴重損壞。文檔詳細描述了鋼瓶基本情況、環氧乙烷特性以及爆炸發生的過程。鋼瓶是1988年由北京某廠購進的液氯鋼瓶,設計壓力為2MPa,并在事故發生前進行了改裝用于環氧乙烷。事故直接原因包括瓶內殘留鐵銹和氯化物,鋼瓶卸料時未對瓶口清理,充氮氣前未置換軟管內的空氣。環氧乙烷遇到這些污染物和氧氣后發生劇烈的聚合反應,最終引發溫度和壓力驟升,因缺乏有效的安全泄壓措施而爆炸。間接原因是企業管理中輕視安全的具體表現,例如沒有建立健全的壓力容器檔案及操作規程等必要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不足等,致使安全意識淡薄且工藝嚴謹性欠缺。文中強調多種經營生產企業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重視安全管理,提高生產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確保設備和操作的安全性,并指出通過嚴格的經濟約束強化安全管理和執行的重要性。
《壓力容器事故調查案例》適用于涉及壓力容器的制造與使用的行業人員特別是化工行業的從業人員。對于壓力容器設計制造商來說,應根據事故分析提升對產品材料選取及質量控制的關注度。使用單位的管理人員需要認識到規范化的日常管理和技術培訓是確保安全的重要保證,學習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操作流程,并落實到位。此外,本案例還可用于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開展教育活動或審查工作時提供參考,以避免同類危險因素出現在生產實踐中。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