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常見危化安全風險告知卡(15頁).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18 常見危化安全風險告知卡15頁 常見 安全 風險 告知 15
- 資源簡介:
-
《常見危化安全風險告知卡》講解了三種危險化學品硝酸、硫酸和氫氧化鈉的詳細信息與處理方法。在該文檔中,對于每一種物質均從多方面展開敘述,確保用戶可以全面了解這些化學物質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
關于硝酸(HNO3),其分類編碼為UN NO.2031與CN NO. 81002,此物具備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能力,并且對健康存在嚴重威脅。例如,它可以引起眼部以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癥狀,并對牙齒有酸蝕危害;當遇到特定材質比如苯或者一些天然成分的時候能夠激發劇烈反應并可能造成火險。而存放時則應放在干燥、涼爽之處遠離易燃性材料;出現泄露或溢出需要專業處理人員佩戴防護裝備采取措施如灑堿粉或用大量水沖洗,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處置。此外,在滅火過程中應用水及干粉等有效抑制災害。 接下來是硫酸(H2SO4),它的危險性同樣不容忽視,除了擁有高度的腐蝕與刺激性能外,遇某些金屬能放出爆炸性氣體。對于接觸者而言,它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害甚至更致命的情況;儲存環境同樣要嚴格把控避免與其他類型物質混合;一旦發生泄漏,應疏散人員,并借助沙土或其他吸附劑清理污染物。 針對氫氧化鈉(NaOH),作為一種常見的強堿類物質,具有明顯的腐蝕特征且容易因遇濕發熱而構成安全隱患。它會損傷人的視覺器官和上皮組織,在急救環節必須爭分奪秒實施科學清洗以減輕傷害程度;運輸和保存條件需遵循特殊規定防止意外產生,例如不應讓這種固體物質直接接觸水分以免形成強烈刺激性的液滴。
《常見危化安全風險告知卡》適用于涉及上述三種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單位及從業人員,特別是實驗室研究員、化工廠操作工人以及從事相關物流業務的人群。對于這些專業人士來說,準確掌握各類危險物品的具體性質至關重要。這份資料旨在幫助他們識別潛在危害、了解防護指南、正確處理意外情況下的緊急事宜。同時也有助于政府監管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確保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可以使相關領域從業者提升自我保護意識,降低工作中遭遇意外傷害的可能性,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