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井技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副本.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礦井技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副本 礦井 技改 工程施工 組織設計
- 資源簡介:
-
《礦井技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講解了位于樓下鎮至普安縣公路旁的一座礦井,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4°55'15''-104°56'51'',北緯25°23'13''-25°24'12''之間。交通便利,往北距離普安有68公里且與國道相鄰,南部距南昆鐵路清水河站約19公里。文檔描述了當地屬剝蝕中山地形特征明顯,海拔在1300 - 1934米區間內變化,存在顯著高差約630米。文中闡述到礦區位于珠江水系的分支地區,水網分布密集卻無大河,沖溝多且深,受降雨水量豐沛的影響。氣候上,礦井位于亞熱帶高原性季風氣候區,全年溫濕差異較大,并存在冰雹、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發的特點,該區域抗震設防烈度為基本六度,峰值加速度0.1g。經濟情況以農業為主導,煤炭及部分礦物產業占據一定分量。
該文本詳述了礦井的技術改造背景和工業場地布局規劃,如礦井采用平硐斜井開拓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巷道設施優化采礦流程。針對采掘工作面的具體安排和技術手段選擇都有詳細介紹,例如開采方法、機電設備配置等方面信息。對可復用的機電系統進行了評估說明,強調礦井將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作業效率。
《礦井技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適用于準備開展或正在進行類似規模技術改造項目的各類礦山,特別是面臨資源擴展和優化生產模式的企業。對于需要評估地質條件、制定合理的開采策略、優化既有設施建設的應用人員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它還適用于那些尋求理解復雜地形條件下,如何有效推進項目實施,并確保環境與社會效益兼顧的工程團隊或研究單位。此書不僅指導現場操作工人按照既定方案施工操作,同樣有助于決策層掌握總體建設思路,做出科學合理的投資與發展決策。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