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纜溝內電纜敷設施工工藝標準.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電纜溝 電纜 敷設 施工工藝 標準
- 資源簡介:
-
《電纜溝內電纜敷設施工工藝標準》講解了電纜在電纜溝內的規范敷設流程和各項要求。該文件規定了電纜排列應保持整齊,減少交叉,并具體說明了當設計未給出具體要求時的電纜支持點間距細節。垂直安裝狀態下,對于全塑型以及控制電纜間的最大間距為1000mm,其它類型的電纜則需控制在1500mm之內。而處于水平安裝條件下,全塑型電纜的支持點間距離不超過400mm,其它類電纜則不得超過800mm。此外,在多層布置電纜的過程中,下層支架距離電纜溝底部的最小值設定為100mm,并明確指出上下層之間的垂直間隔不得少于150mm,頂部至上層支架的空間也要不少于150mm以保障操作人員作業及電纜鋪設的安全合理性。電纜敷設作業前的一項重要步驟是確保電纜溝內部潔凈,這有助于保證后續敷設過程順暢。文件同時強調,所有分支點都需要設置標志牌用于識別,確保每一條電纜都有據可循,利于后期維護檢修工作。安全措施方面,《電纜溝內電纜敷設施工工藝標準》中也提到電纜支架需要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裝置,從而有效保護電氣系統的穩定性和人身安全;而對于電纜溝和豎井等特定位置,則按照規定必須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措施來預防火情風險。
《電纜溝內電纜敷設施工工藝標準》適用于從事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專業隊伍,特別是涉及到通信、電力供應等行業內的施工人員、項目經理以及相關工程師等專業群體。該標準能指導這些從業者按照正確且高效的方式在電纜溝內進行電纜的敷設工作,保證電纜敷設項目的質量和安全性符合國家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同時它對監督檢測單位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可用于審核電纜敷設工程項目,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