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心理評估規范DB12T3037-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救助 保護 兒童 福利 機構 未成年人 心理 評估 規范 DB12T3037 2023
- 資源簡介:
-
《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心理評估規范》講解了關于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評估的相關規則與標準。文件規定了評估的基本原則,包括將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置于核心地位、確保評估過程的全面性和客觀性、以及嚴格遵守保密與適當披露的規則。文中定義了心理評估的具體含義,指出其是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指導下,綜合運用談話、觀察及測驗方法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作出的專業分析。同時明確指出哪些人群應當接受這種心理評估,即處于民政部門臨時監護或長期監護狀態下的未成年人。針對實施這項工作的主體,文件要求評估團隊由具備專業知識或者在未成年人相關領域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組成,并對團隊構成做了具體說明。最后,文檔描述了心理評估涉及的內容范疇,強調應通過科學系統的流程來開展工作,從準備到評估結果的反饋處理都需按照規定程序操作。
《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心理評估規范》適用于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機構內部,為那些承擔未成年人臨時監護或長期監護責任的工作人員提供指導。這些機構可能位于京津冀區域內,因為本地方標準正是由該地區多個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組織制定,在這三個省市適用。此外,它也為直接從事此類未成年人服務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必要的框架,這些人來自不同專業背景,例如心理學家、醫生或社會工作者,他們需要根據這套標準完成未成年人的心理評估工作,以確保能夠更加專業且系統地保障受監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