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鼢鼠鑒定方法DB14T2945-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華 鑒定 方法 DB14T2945 2023
- 資源簡介:
-
《中華鼢鼠鑒定方法》講解了有關中華鼢鼠鑒定的技術規范和方法,文件中涵蓋了標準的詳細規定與科學依據。該文件描述了中華鼢鼠的基本信息、形態特征、鑒別特征等內容,并給出了最終的結果判定方式。具體來看,在基本信息方面,明確了中華鼢鼠的拉丁名為Eospalax fontanierii,歸屬為嚙齒目鼴形鼠科下的凸顱鼢鼠屬,還包含了多個地區對該物種的不同叫法;在形態特征描述中,不僅闡述了其作為鼴形鼠科的一員具備的共性,例如適于地下生活所具有的短耳殼退化且眼睛很小等特點,而且特別指出中華鼢鼠獨特的外觀屬性和體重范圍。對于中華鼢鼠而言,體長約為150-250mm,尾巴較短只占身長的大約五分之一左右,同時背部毛色帶有銹紅色調,頭部中央通常存在一形狀不固定的白點。頭骨方面有顯著差異,如枕骨部位明顯向后隆起,聽泡低而平,并具有特定的臼齒形態。鑒別特征部分,則通過比較雄雌個體間體型差異等手段強調中華鼢鼠與其他種類鼢鼠間的顯著區別,比如前肢爪粗大適應挖土作業,耳殼幾乎不可見。結果判定上依據前述所有特征以確保正確識別。
《中華鼢鼠鑒定方法》適用于需要精準鑒定或研究這種嚙齒動物的專業人士群體以及相關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海關檢疫人員、動物疫病防控專家、生態學調查研究人員、公共衛生機構工作者等。對于上述領域的工作人員而言,準確識別中華鼢鼠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種生物可能攜帶某些疾病或者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本標準能夠為各類檢驗檢測機構提供權威、統一的判定指南,以幫助提高工作中涉及的相關動植物檢疫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有效地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本國邊界或區域內轉移擴散的風險。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