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小麥低溫凍害受災程度現場識別 原標準號 MZT066-2016YJT25-2016.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冬小麥低溫凍害受災程度現場識別 原標準號 MZT066-2016YJT25-2016 冬小麥 低溫 凍害 受災 程度 現場 識別 標準 MZT066 2016 YJT25
- 資源簡介:
-
《冬小麥低溫凍害受災程度現場識別》講解了針對冬小麥遭受的因低溫導致凍害受損情況的標準化判斷方法。文件界定了冬小麥在苗期、起身拔節期、孕穗期這三個關鍵發育時期的低溫凍害特征,明確了受災、成災、絕收三個等級。對于苗期而言,標準依據葉片和植株的表現形式詳細描述了受災到絕收的不同特征;在起身拔節期,則側重于觀察麥苗葉片的變化;而到了孕穗期則強調麥穗中花粉母細胞或花粉粒的損害程度對結實率的影響作為主要評定要素。此文件同時指出評估的最佳觀測時間應為特定時間段,在不同季節選擇適當午后時間進行觀測以保證準確性。并且,它規定以地塊為基礎單元進行損失程度評估,并要求在評估過程中的觀測點數量隨地塊均勻度變化做出相應調整,還提出從植株形態顏色等可感方面入手進行準確判斷。
《冬小麥低溫凍害受災程度現場識別》適用于民政、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及一線農業生產管理者。這些人員需要依據本標準指導現場考察和災害損失調查活動,尤其適合在北部冬麥區和黃淮冬麥區開展實際調研工作時參考使用。此外,該標準還可以為科研機構提供技術依據支持相關研究,以便提高抗寒減災技術水平,為保障冬小麥安全生產提供科學理論支撐。標準的應用范圍不僅有助于規范行業操作,也為應對氣候變化影響下可能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儲備。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