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淤堆積島監測指南DB37T4723-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堆積 監測 指南 DB37T4723 2024
- 資源簡介:
-
《沖淤堆積島監測指南》講解了沖淤堆積島監測工作應包括的內容與頻次,涉及的前期準備工作、具體監測方法以及變化分析成果等。根據指南,在進行沖淤堆積島監測時,監測內容涵蓋了海島岸線變化情況、地形地貌特點、植被覆蓋分布及狀況、周邊海域環境特征等多項重要內容,并明確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測,特殊條件下需要加密監測次數。前期準備工作是確保監測順利實施的基礎環節,包含詳盡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特別是歷史數據與現實情況的初步比對分析,并輔以與相關人員交流訪談補充信息源,這一步對于了解和掌握目標區域的基本屬性變化趨勢至關重要。而在監測方法上,針對不同監測項目有專門且詳細的規定,如利用多種高精度技術手段完成海島岸線確定,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繪制海島地形地貌圖件,借助遙感技術和實地調查方法實現植被覆蓋監測,通過專業水下探測裝備對周邊海洋區域地質形態實施精確測量,以此獲取的數據能夠有效支持后續變化分析并最終形成監測報告。
《沖淤堆積島監測指南》適用于指導山東省區域內河口或濱外海域沖淤作用形成的自然海島的監測工作。它為環境保護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地方各級政府、海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管理單位等提供了系統化科學依據,使他們能夠按照統一標準開展監測任務。同時該標準對相關領域內的科研機構來說也是一份重要參考資料,助力于推進有關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和研究項目的深入開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