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區退化草地改良技術規范DB15T3653-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退化 草地 改良 技術規范 DB15T3653 2024
- 資源簡介:
-
《寒區退化草地改良技術規范》講解了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寒冷地區天然草原退化草地的診斷和改進方法。文檔詳細闡述了標準的適用范圍、規范引用文件以及相關術語定義,并明確了該地區的氣候特征為年有效積溫不超過2350℃,極端最低溫度可達到零下40攝氏度或更低,年降水量介于190至400毫米之間。對于寒區退化草地類型的探討,包括退化程度分級指標的具體說明以及不同嚴重級別下的退化草地表象描述。在輕度退化的情景中,主要表現出植物生長狀態變化與優良牧草比例降低;而在中度退化條件下,草地生態系統已經失去原有的穩定結構,多年生優勢物種基本消失。重度退化則更為嚴峻,地表僅存少數耐逆境物種如馬藺和錦雞兒,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土壤沙質含量大幅增加,在惡劣環境作用下可能導致鹽漬化或風蝕災害,威脅土地利用安全性和農業生產的穩定性。為了應對不同程度的退化情況,《規范》提出了具體的改良技術和集成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閉育草(封育)、暫時停止放牧(禁牧)、適時休息(休牧)和科學調整放牧周期(輪牧),還有針對性的應用機械技術比如免耕補播、機械切割根系以促進再生(機械切根),人工種植培育優良草類(育苗移栽),通過施肥改善土質條件以及針對有害生物進行有效治理。此外,特別提到對于鼠害蟲害的防治工作。文檔最后也涉及監測內容和技術,對改良效果評估作出相應指導。
《寒區退化草地改良技術規范》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生態工作者,如林草管理的專業人員,研究自然植被及草原改良的技術專家等,特別是位于東三盟市北部和呼倫貝爾部分寒冷地區的工作人員或團隊。它同樣有益于參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對于致力于提升和恢復退化草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地方行政部門而言也是一份重要的參考指南。該文件還適用于從事畜牧業生產的企業和個人,幫助他們了解如何在保證牧業生產的同時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此外,任何對高緯度寒區植被管理和復原感興趣的教育機構也可以將此文件作為學術研究資料的一部分,用于教授環境科學、生態保護等相關課程。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