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海濕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術規范DB37T4752-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濱海 濕地 互花米草 物理 治理 技術規范 DB37T4752 2024
- 資源簡介:
-
《濱海濕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術規范》講解了互花米草在濱海濕地中的物理治理技術要求,包括治理目標與原則、治理工作流程、現狀調查、分區治理、效果評估和巡查防范等內容。該標準詳細描述了互花米草的治理目標,即清除互花米草,恢復本土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并提出了防治結合和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治理工作流程涵蓋了現狀調查、分區治理、效果評估和巡查防范四個主要環節。現狀調查部分介紹了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數據確定互花米草面積和人工調查互花米草植株密度的方法。分區治理部分針對低潮灘、中潮灘、高潮灘和河道溝渠分別提出了具體的治理技術要求,如刈割、梯田式圍淹、翻耕和遮蔭等方法。效果評估部分強調了治理后殘留或復生互花米草的跟蹤調查和治理效果分級。
《濱海濕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術規范》適用于灘涂、河口、溝渠等濱海濕地互花米草的治理。該標準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治理技術指導,旨在幫助保護和恢復濱海濕地的生態環境,防止互花米草的進一步擴散和危害。適用于海洋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科研機構以及從事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