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熱檢疫技術規范SNT1087-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檢疫 技術規范 SNT1087 2024
- 資源簡介:
-
《Q熱檢疫技術規范》描述了對Q熱這種傳染病進行嚴格、準確檢測的一整套技術規范,該規范主要涉及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式反應(實時熒光PCR),以及三種類型的血清學試驗方法: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F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補體結合試驗。本文件明確規定了在實驗室環境中的生物安全措施要求,并指出了所有操作步驟應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定如SN/T2984 2011中3.1和GB19489的要求,確保實驗過程中不出現安全隱患。文件不僅適用于針對進出境牛、羊等可能感染Q熱的動物樣本開展的病原分離與鑒定工作,還拓展至動物組織、血液、奶制品及毛皮等相關產品,乃至蜱類媒介攜帶的Q熱病原檢測工作,全面保障我國國門生物安全防線,以預防Q熱的擴散傳播。文件內容包括對疫病的概述,特別關注于疾病在動物間的流行癥狀及長期影響。此外,本技術規范替代了原先版本(SN/T1087 2011),重點增加了關于兩種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應用,體現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于疾病控制策略帶來的積極影響。
《Q熱檢疫技術規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口岸,特別是海關下屬的專業檢疫部門和實驗室,在處理進出境牛、羊及其他易感動物時采用。此規范也為從事進出境動物及其制品的貿易企業提供了標準的操作依據。同時,《Q熱檢疫技術規范》還適合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中涉及到此類疾病防控、診斷技術研發的專業研究人員參考應用,為確保國家和公共健康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持。文件中的具體檢測技術與規范能夠協助各層級防疫工作者識別Q熱病源并迅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