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唐大棗的質量分級DB1301T003-1999.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行唐 大棗 質量 分級 DB1301T003 1999
- 資源簡介:
-
《行唐大棗的質量分級》講解了石家莊市制定的一項農業地方標準,即DB1301T003-1999,這一文件于1999年7月30日正式實施。該文規定了對行唐大棗進行嚴格的質量分級、感官要求的評估方法、果實缺陷的限定范圍及其最大水分含量等具體要求,并明確了針對不同等級的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的統一規范。它詳細定義了不同等級行唐大棗的具體條件,例如,特級大棗無任何病果且色澤純正,水分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一級棗則單果重量稍高,整體較為飽滿但允許極少量的機械損傷果和病蟲果存在;二級大棗雖單果略小,不過其外觀仍然保持良好色澤。這些標準不僅涉及成品大棗本身的特點和要求,還包括對于大棗在流通領域如包裝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對各個等級的明確界定與細致分類,《行唐大棗的質量分級》為保證產品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堅實依據。
《行唐大棗的質量分級》適用于所有與行唐大棗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相關的產業環節中。它不僅為農戶們提供了一份關于大棗成熟時應滿足何種物理性狀和內部質量的標準指南,使他們可以更精準地控制產品質量;也為批發商、零售商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確定采購驗收基準;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符合預期的大棗產品,提高了市場認可度和滿意度,促進了整個大棗產業鏈條健康穩定的發展。總之,在以河北為核心的棗制品生產銷售地區里,本標準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價值。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