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荒漠肉蓯蓉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規程DB15T2333-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阿拉善 荒漠 肉蓯蓉 有害生物 技術規程 DB15T2333 2021
- 資源簡介:
-
《阿拉善荒漠肉蓯蓉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規程》講解了阿拉善地區肉蓯蓉種植過程中面臨的多種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該規程詳細介紹了農藥使用的規范和標準,并將大沙鼠、肉蓯蓉蛀蠅、黃褐麗金龜以及肉蓯蓉莖腐病作為主要防控對象,逐一制定了防控措施。對于大沙鼠,提出通過天敵控制、物理防治以及藥物防治等多層次策略來降低害鼠數量;同時針對主要病蟲害的生物、物理及化學防控措施做了深入闡述。生物防治部分涵蓋了利用蟲、病毒、菌類對抗有害生物的多種手段,如以姬蜂科保護降低蟲口密度等;物理防治包括使用糖水誘殺瓶、性誘劑結合黃色粘板誘殺成蟲等創新方法;在化學防治方面明確了藥劑選用、安全使用劑量及間隔期的具體要求,強調交替用藥以預防抗藥性產生。該文件同時引入附錄提供具體形態特征和生活特性,并給出了防控成效評價標準,依據相關危害程度進行劃分,確保達到輕度危害以下效果判定為防控合格。
《阿拉善荒漠肉蓯蓉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規程》適用于從事阿拉善地區荒漠肉蓯蓉栽培及其有害生物防控領域的技術人員與農業生產者。這包括農林專業合作社、農業科技園區、荒漠化生態治理區域內的農業從業者以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同時也適合地方林業和草原管理部門、農產品質量監測站等相關機構使用。該文件對促進阿拉善荒漠地區生態平衡,提高肉蓯蓉生產經濟效益提供了明確的技術指導和支持。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