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地植被碳匯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DB1502T024-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濕地 植被 調查 監測 技術規程 DB1502T024 2024
- 資源簡介:
-
《濕地植被碳匯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講解了濕地植被碳匯調查和監測的技術規程,涵蓋了范圍、調查監測對象、具體內容及核算方法。該文件定義了術語,并詳細規定調查與監測的程序、標準與數據記錄的方式方法。在采樣點布設方面,明確植物采樣信息的野外監測,參考特定規范與檔案。針對喬木、灌木和草本的不同生物量估算采用高度、胸徑、冠幅等指標,并對豐水期與枯水期的生物量測定進行了規定,結合輔助樣地進行取樣分析。同時描述了不同類型的濕地碳儲量核算方法,包括森林濕地、灌叢濕地和草本濕地,并通過公式計算單位面積碳儲量、平均含碳率以及濕地年平均碳匯等核心指標。文檔中特別提及濕地總碳儲量是通過對不同類型濕地樣本疊加單位面積總碳量后乘以面積得出,而年平均碳匯是用調查的當年碳儲量減去基年的碳儲量并考慮時間跨度得出的結果。
《濕地植被碳匯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適用于環境保護領域中的專業人員或從事濕地管理和研究的技術工作者。尤其是包頭市地區的生態調查與碳匯評估人員,在開展濕地碳儲量與碳匯量的具體測算工作中可以依據此規程執行。文件適合那些關注氣候變化及其與陸地生態系統互動關系的專業機構,以及地方政府部門內負責林業和草原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參考使用,從而提高碳排放相關領域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