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黃萎病室內抗性鑒定技術規程DB15T1920-2020.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馬鈴薯 黃萎病 室內 抗性 鑒定 技術規程 DB15T1920 2020
- 資源簡介:
-
《馬鈴薯黃萎病室內抗性鑒定技術規程》講解了對馬鈴薯品種或品系進行黃萎病抗性水平評估的詳細方法和技術要求。該標準描述了馬鈴薯黃萎病在室內條件下抗性鑒定所涉及的所有步驟,包括培養基(PDA和麥麩培養基)的制備方式、菌種的選擇及處理措施,并提供了具體的對照品種選用指南,以克新1號為抗病對照品種,費烏瑞它為感病對照品種。規程明確了接種液制備的過程及濃度調配要求,提出通過將幼苗根系置于病原體懸浮液中實現人工接種,隨后對植株病情的發展情況按照分級標準進行評估。同時給出了發病率與病情指數的具體計算公式以及分級參考數值,最后基于各測試品種的結果劃定了抗病等級的標準,包含從免疫至感病不同層級的表現特征。
《馬鈴薯黃萎病室內抗性鑒定技術規程》適用于農業科學研究領域內的育種家、種子企業及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的技術人員,主要用以支持馬鈴薯育種過程中對于品種抗黃萎病性的有效評定。此外,本標準還針對那些關注植物保護、疾病防治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系統而規范的抗病性評估依據,確保相關研究在相同的標準框架下展開比較,提升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
相關文檔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