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0 全球 自然災害 評估 報告
- 資源簡介:
-
《2020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講解了2020年全球自然災害的總體情況、特點和區域格局。報告指出,與過去30年(1990-2019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球自然災害頻次減少了4%,死亡人口減少了73%,影響人口減少了50%,但直接經濟損失增加了29%。具體來看,2020年全球極端氣溫頻率較低,但造成的死亡人口最多,達到6343人;洪水災害最為頻繁,比歷史偏多43%,造成的死亡人口為6171人,但比歷史平均少了7%;風暴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最大,達932億美元,比歷史偏多64%;地震活動較少,災害損失較輕;野火災害的死亡人口減少,但直接經濟損失比歷史偏多172%。從區域上看,2020年亞洲自然災害頻次最高,其次是非洲;歐洲因災死亡人口最多,其次是亞洲;北美洲因災經濟損失最高,亞洲次之。發展中國家較發達國家受自然災害影響更嚴重,主要災種為洪水和風暴。2020年,中國因自然災害死亡人口在全球處于較低位置,直接經濟損失占比處于全球中等偏上位置,基本匹配經濟發展水平。中國洪澇災害損失的排名高于其他災害,在全球洪災損失中占較大比例。報告還強調了洪水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建議在防治中等強度及以上洪水事件的同時,關注小而頻發的洪水災害,以減少洪水導致的死亡人口。報告梳理了2009-2018年中國洪水災害損失情況,并重點關注了2020年夏季中國南方的洪水災害,發現通過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中國有效減輕了重大洪水災害的損失。
《2020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適用于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災害研究機構、國際救援組織、環境保護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該報告提供了詳細的全球自然災害數據和分析,有助于這些機構和組織制定更有效的防災減災策略,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是對于亞洲和非洲等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政府和機構,該報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自然災害帶來的挑戰。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