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隱患排查制度.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風險 隱患 排查 制度
- 資源簡介:
-
《風險隱患排查制度》講解了為確保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處置,最大限度地防止各類突發事件發生和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維護轄區持續安全穩定而制定的風險隱患排查制度。該制度明確了排查范圍,具體包括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存在的風險隱患,如可能出現的危險源、危險區域、安全隱患和社會不穩定因素等。排查重點涵蓋了霍亂、傷寒副傷寒、手足口病、麻疹、H7N9、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AFP、新破、登革熱布病等急性傳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水生生物疾病、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集體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等。風險隱患排查標準按照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送標準(試行)執行。責任分工方面,各應急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各自職能范圍內的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并按“屬地管理”原則具體負責排查工作。排查方法包括村(居)、小組二級排查、集中排查、發展信息員和建立應急工作熱線。最后,制度還強調了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制度,對因失職、瀆職導致嚴重社會案件事件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風險隱患排查制度》適用于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特別是基層社區、村(居)委會、衛生應急辦等機構。該制度為這些機構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操作規范,幫助他們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工作中更加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確保轄區內的公共衛生安全。同時,該制度也適用于企業、學校、門店等單位和場所,通過發展信息員和設立應急工作熱線,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