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氧炔切割(焊)工安全操作規程.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手工 切割 安全 操作規程
- 資源簡介:
-
《手工氧炔切割(焊)工安全操作規程》講解了手工氧炔切割和焊接工作中必須遵守的一般安全操作規程,包括碳化鈣、乙炔發生器、水封安全器、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對于5立方米/時或一次加料10公斤以上的乙炔發生裝置,應采用固定式乙炔發生器,并建立乙炔站(房),由專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運行規程。乙炔站、氧氣瓶儲存間或固定式乙炔發生器與廠房或其他建筑物的距離應符合乙炔站預設規范。工作前或停工較長時間后,必須檢查所有設備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是否緊固,確保無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得沾染油脂或泥污。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時,只能用肥皂水測試,周圍不得有明火,嚴禁用火測試漏氣。氧氣瓶、乙炔發生器與有焰火源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受限,也不得低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設備管道凍結時,禁止用火烤或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或管道應用40℃的溫水解凍,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燒焊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太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乙炔發生器上。工作結束后或離開工作現場,應擰上瓶的安全帽,整理現場,把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在指定地點,放工時應卸壓、放水、取出碳化鈣籃,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取出碳化鈣籃,采取措施消除余氣。橡膠軟管須經壓力測試,氧氣軟管測試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測試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測試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不準使用。軟管長度通常為10-20米,不準使用太短或太長的軟管,接頭處必須用專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混淆。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分裂或失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失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方法來消除氧氣軟管失火,乙炔軟管失火時可用彎折前一段的方法來將火熄滅。禁止將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被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手工氧炔切割(焊)工安全操作規程》適用于手工氧炔切割和焊接工作的從業人員,特別是那些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維修保養等行業中從事相關操作的工人和技術人員。該規程詳細規定了操作中的各項安全措施,旨在預防事故的發生,保護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