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環境中的振動與安全.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生產 環境 中的 振動 安全
- 資源簡介:
-
《生產環境中的振動與安全》講解了振動對人體心理的影響,具體分為四個方面。首先,振動對視認知能力的影響,當物體振幅較大時,視野抖動不穩定,影響視覺準確度和儀表認讀的正確率。振動頻率為 34Hz 時,人眼肌的調節能力失調,視覺準確性下降,隨著振動頻率增加繼續下降。當振動頻率為 810Hz 時,頭部、頸部共振引起眼球被動運動,視力下降;振動頻率高于 2025Hz,可引起眼的共振。其次,振動對人的運動操作能力的影響,振動可使人的運動操作能力降低,尤其是在飛機駕駛員和雷達站工作人員的操作中。低于 20Hz 的振動,運動操作效率與傳遞到機體的振動強度有關,振動越強烈,工效越低下。低頻率(5-25Hz)、低加速度(0.2g-0.3g)的振動,能降低人從事某些精密控制作業的效能。振動的方向對不同方向的操縱活動也有影響,振幅越大,對追蹤操作能力的影響越大。第三,振動對信息加工能力的影響,研究表明振動對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影響不大,但主要干擾了視覺,影響知覺。然而,5Hz、低加速度的垂直振動有助于長時間從事監視工作的人員保持警覺。最后,振動對人的舒適性的影響,當全身振動頻率低于 1Hz、加速度小于 0.3g 時,對人有一定的松弛作用,但隨著振動頻率和加速度增高,可引起人體不適感。在 220Hz、1g 加速度時,常見的癥狀有眩暈、惡心、嘔吐、平衡失調等。實驗結果證明,受垂直振動時,人的平衡能力降低,與振動頻率有一定關系。
《生產環境中的振動與安全》適用于各類涉及振動環境的工業和生產領域,特別是航空、機械制造、交通運輸、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該文檔對于了解振動對人體心理和生理的影響,提高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適用于工程師、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人員以及相關研究人員。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