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井發生透水事故的應急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礦井 發生 透水 事故 應急 措施
- 資源簡介:
-
《礦井發生透水事故的應急措施》講解了礦井透水事故中的應急處理步驟。文章指出,在發現有人被堵井下時,各級領導應首先制定營救措施,判斷被堵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分析其生存條件,并制定營救方案。同時,應立即通知泵房人員加大排水力度,將水倉水位降到最低程度,爭取較長的緩沖時間。此外,需檢查所有排水設施和輸電線路,了解水倉現有容量,派人清挖水溝。如果水中夾帶大量泥沙、浮煤,應在水倉進口處修筑臨時分段擋墻,減少水倉淤積。水文地質人員應測量涌水地點、涌水量大小及其變化,記錄圍巖及巷道破壞變形狀況,察看觀測孔(水井)水位和泉、河、地表水體的變化,分析判斷突水來源和最大透水量,以及透水發展趨勢,為防止淹井采取必要措施提供依據。還需檢查防水閘門關閉是否靈活、嚴密,清除淤渣,拆除短軌和架空線,派專人看守,待命關閉。若查明地面水體與突水有關聯,應迅速派人進行堵塞,減少補給量。當排水能力負擔不了涌水量時,可采取將涌水引入下山巷道、筑壩蓄水、關閉防水閘門等措施,以延長緩沖時間,爭取時間增加排水設備,保住礦井。若上述措施仍不能阻擋淹井,井下人員應迅速向安全口撤退,安全出井。
《礦井發生透水事故的應急措施》適用于礦山企業,特別是從事地下開采的煤礦、金屬礦山和非金屬礦山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該文檔為相關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應急處理指導,有助于在透水事故發生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員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