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大橋坍塌原因詳解.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鳳凰 大橋 坍塌 原因 詳解
- 資源簡介:
-
《鳳凰大橋坍塌原因詳解》講解了堤溪沱江大橋在建設過程中的事故經過和導致其最終坍塌的原因。該橋是鳳大公路工程的一部分,全長328.45米,橋面寬13米,為四孔65米跨徑等截面懸鏈線空腹式無鉸拱橋,對材料和施工工藝要求較高。橋梁于2004年3月12日開工,由于征地拆遷等問題,直到2007年才完成主拱圈及橫墻、腹拱的砌筑,并接近拆架尾聲。隨著拱上荷載增加,主拱圈出現裂縫和石塊掉落,最終因連拱效應導致全橋迅速坍塌。事故調查組通過多種手段認定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主拱圈砌筑材料未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上部構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以及砌筑質量差。具體包括:砌筑材料不符合設計標準,特別是使用了未經加工的毛石和不合格的水泥;砌筑工藝違反規范規定,更改了砌筑程序且未按要求養護;拱圈砌筑質量差,存在大量空洞和不密實的問題。
《鳳凰大橋坍塌原因詳解》適用于橋梁建設及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和管理人員。該文詳細分析了堤溪沱江大橋坍塌的具體原因,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和警示。對于從事橋梁設計、施工、監理的專業人員,文章能幫助他們了解材料選擇、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的重要性,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同時,文中提到的多項技術細節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參考,確保在未來項目中嚴格遵守規范和標準,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