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陽飛機場廣播電臺工地工棚坍塌.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貴陽 飛機場 廣播電臺 工地 工棚 坍塌
- 資源簡介:
-
《貴陽飛機場廣播電臺工地工棚坍塌》講解了1958年8月3日21時30分發生在貴陽市建筑工程局一公司承建的飛機場廣播電臺工程中的一起特別重大傷亡事故。該事故涉及兩幢工棚坍塌,導致191人受傷或死亡,其中包括15人死亡和176人受傷。事故發生前,為解決新工人的住宿問題,建筑公司決定搭建可容納1500人的住房架搭任務。7月15日開始修建工棚,原設計標準為檐高25米、跨度55米,青瓦屋面,三支點承受荷重,床鋪獨立支柱不壓在屋架上。然而,實際施工采用釘木結構,建成的工棚檐高37米、跨度715米,屋架19品,全長684米。施工過程中未進行技術交底和設計,且限額領料單規定使用的扒釘量遠未達到要求,實際只用去24千克。床鋪被釘在屋架橫方上,增加了工棚支柱負荷,使工棚趨于倒塌。此外,工棚于7月31日基本竣工后未經檢查驗收便倉促進住320余名新工人。8月3日晚,由于部分工人活動引起工棚承載不住,最終導致兩幢工棚坍塌。
《貴陽飛機場廣播電臺工地工棚坍塌》適用于建筑行業尤其是施工現場管理及相關從業人員。此案例揭示了因管理混亂、擅自改變設計標準、盲目施工、偷工減料等違規操作所引發的安全隱患。文件強調了嚴格遵守國家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的重要性,提醒相關從業者必須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性,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同時,對于負責工程監督和驗收的人員來說,也是一份重要的警示材料,強調了檢查驗收工作在保障建筑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展開閱讀全文










